中秋节祭月光习俗

子非鱼2023-07-10 05:37531 阅读77 赞

中秋节拜月光的习俗如何进行?

祭月时要焚香燃烛,虔诚的许愿祈福。准确来说,拜月光有三个部分:农历的8月14晚是迎月夜,15日晚是赏月夜,16日晚是追月夜。其中拜月光的一个重要习俗便是:竖中秋灯,寓意高灯远迎。每到中秋节,人们通常一大早便在。

中秋节祭月光习俗

中秋节为什么要祭月亮 中秋节为什么祭月亮

祭毕,家人团坐,饮桂花酒,吃月饼,赏明月,讲述有关月亮的故事,比如牛郎织女、吴刚伐树等等。有些地方,每逢祭月,是青年男女追求爱情、表达爱意的美好时机。祭拜月亮之后,青年男女便乘着清亮的月光,成群结队到夜色悠美的。

中秋节祭月光习俗

中秋节拜月有何传说和习俗?

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祭后分胙,饮宴、赏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如遇到下雨,可以转移到船上、檐下或室内,但需打开门窗,面向月亮的方向而祭。参加祭月的人中选一。

中秋节祭月光习俗

中秋节敬月亮有什么讲究

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饮酒赏莲,在月光下泛舟。其实不管是什么活动,人们的本意都是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在歌舞声中团圆。在中秋佳节的那一天,人们不仅向上天寻求庇佑,祈祷家人团圆,吉祥如意,更能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中秋节拜月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源自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

祭月神、兔儿爷、走月亮,你还知道什么比较有特色的中秋习俗?

1.祭月(拜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拜月,设大香。

中秋节祭月的由来和寓意

1、祭月期盼福荫 中秋节祭月最早的开始是古人的自然界的崇拜,也就是天象崇拜,是对月神的朝拜,所以有了祭月的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2、祭月期盼团圆 中秋节祭月是人们会准备非常多的。

中秋节拜月用的祭品有哪些讲究?

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的风俗?

有祭月(拜月)、燃灯、赏月、观潮、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扎灯笼。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