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数九九的来历

子非鱼2023-06-16 00:37578 阅读32 赞

中国民间的“冬九九”是从哪一天开始的?

从阳历12月22日开始。“冬九九”又称“数九”,是我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反映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大概情况。“冬九九”一般从冬至那天开始,到惊蛰结束,即阳历12月22日到次年3月12日前后。每九天算成一段,一直到九九八。

冬至数九九的来历

什么是冬至九九歌?为什么要“数九”?

第一个原因:因为冬季漫长,而且寒冷,为了能够熬过这漫长的冬夜,人们便盼着寒冬早点过去。而数数就是一个很好的“熬冬”方式,数过一九,就意味着离春天更进一步了。第二个原因:是为了适应季节的气候变化,因而制定了可以。

冬至数九九的来历

为什么冬至会有数九?

冬至到,“数九”开始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达到最。

冬至数九九的来历

冬九九是什么意思

冬九九又称“数九”,是我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的次日开始。“九九”指冬至后的八十一天。每九天为一个“九”,按次称为头九、二九、三九,直至九九,即所谓“数九寒天”。数九习俗。

冬至为什么是数九天的开始?

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古人从冬至的第二天起开始数九,这习俗从何而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九为最大的数字,意为最多最长久的含义。九九八十一也就自然为最大的数了,古代时候并没有日历,所以我们的先辈们就想到用数九来算日子,他们认为只要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就暗示已经到了第二。

冬至“九九歌”的来由及含义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的次日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

为啥冬至要数九?

九九艳阳天”了。“夏至入伏,冬至数九”。每年从农历“冬至”(阳历12月 22日前后)始,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北半球逐渐进入了最寒冷的日子,称作“数九寒天”,并创造了以九九为一数的记数方法,九九歌指数九民谣。

冬至为什么要数九呢

冬至数九也称为“冬九九”,民间说法是:数完九个九天气就暖和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过后,将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气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