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觉得自己是君子

小人觉得自己是君子

【本期文章导读】

小人觉得自己是君子

诸事不顺犯小人怎么办

小人觉得自己是君子

今日读书

《中国文化课》余秋雨

第065-068讲

儒家在阐述“君子”时,描绘了他的对立面——“小人”。这是用通过确认外延来包围君子的内涵,君子通过一系列拒绝摆脱否定,来实现自己的框架和筋骨君子与小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中国历史上活跃着很多小人,他们让人很不愉快,却很难被辨识、被清除。

同一个人身上也会有君子和小人的成分较量,这两者的区分在于我们内心的一念之差。

坏人不一定是小人,那些胆大妄为、付诸实施去做大坏事的人,不能算是小人。

小人觉得自己是君子

什么是小人?

1、小人见不得美好。他们总是去扰乱转嫁,想把这些当做隐潜交易的筹码加以利用,鬼鬼祟祟地把一切美事变成丑闻以君子之道待君子以小人之心还小人。

2、小人见不得权力君子与小人相处之道。他们总是绕向权力的中心,表面上是为当权者着想,实际上只想着他们的权力,但其实他们更迷醉的是权力背后自己的利益。

3、小人不怕麻烦。小人就是在麻烦中成事的,越麻烦事情越混乱。只要自己不怕麻烦,总有怕麻烦的人。

4、小人办事效率高。小人急于功利又不讲规范,总能灵活地把事情迅速搞定。

5、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小人害怕被报复,就注定会对被伤害者赶尽杀绝。越害怕越凶狠。

6、小人总是把自己打扮成无辜者。

7、小人永远离不开造谣。这是借权力者或起哄者的力量来保护自己。

小人觉得自己是君子

8、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小人精明却没有远见,等结局的恶果最终显现,他们早已控制不了局面。

小人这么难清除,跟我们自身有关吗?

1、观念缺陷小人当道时君子该如何处之。大家会痛恨非常显而易见的大坏人,却不会痛恨没有立场的游魂、转瞬即逝的笑脸、无法验证的美言、无可验收的许诺,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小人。

2、情感牵扯君子不要和小人一般见识。小人总是能准确地揣摩对方的需求,让别人进入自己的陷阱,甚至还以知己相待。等真相揭露,又很可能因为旧情而不好骤然翻脸。

3、心态恐惧对待君子用君子之道 对待小人用小人之计。小人总喜欢死缠着你,他们又基本不犯法,我们要是反抗了反倒可能害了自己。惹是惹不起了,总躲得起吧!好人都躲着小人,久而久之,一些无知者倒是被小人带跑了。

4、策略失误。古代一些不错的人物,为了对付政见不同的君子,就会借助小人的“术”,事成了,这些小人混得更好了君子与小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看起来是获得了即刻的胜利,实际上却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5、灵魂对应。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中都藏着小人小人觉得自己是君子。很多正常人在特定情势下也会有小人情绪,比如嫉妒,一听到某个好人有点什么问题了,就会一哄而上集体围攻,那些犹豫再三的也很有可能在这样的氛围中成为小人的同伙。陷落到一定程度,有的人良心发现就退场了,也有些人会自恃自傲,越陷越深,沦落为地地道道的小人。

怎么对付小人?

目前没有消解小人的良方,我们能做的,最根本的是要扩大君子的队伍,需要有一批比较纯粹的君子,他们不怕小人的一切,只以更纯粹、更响亮的方式,昭示出高贵和低贱的界限以君子之道待君子以小人之心还小人。

还可以认真地去研究小人,用各种方式包括戏剧、电影、小说、论文、讲座,去生动地揭示小人,以免他们继续以无序的方式出现君子怎么对待小人。

但注意,尽量不要与之争吵。一位美国学者说:所谓伟大的时代,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

尽管小人祸害久远,但他们大多都是可怜人。冷落、搁置,然后拯救他们,是君子的责任。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我的知识星球【国风学社】开社啦!

诸事不顺犯小人怎么办

生活,就像是一条曲线,而我们的心情,也随着这条曲线起起落落,时而高兴,时而忧愁,这条起伏的曲线,也和我们的运气有很大关系,运气好的时候,干什么都很顺利,运气差的时候,老是”犯小人”而且诸事不顺君子遇见小人如何对付。

1. 生活中处处是小人,所以古人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因为他们会悄悄在暗地里整人,如果不小心得罪招惹了小人,就有可能被各种烦恼和是非纠缠,这就叫“犯小人”君子怎么对待小人。

老子

在遇到小人诸事不顺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办法呢?当然有,今天咱们就跟着老子的《道德经》来学一个对付小人的“损招”,就可以轻松化解“犯小人”的遭遇君子遇见小人如何对付。

2. 春秋时期,在鲁国国君的王座右侧,摆着一种奇怪的器具,这个东西就像是一个倒着的吊钟,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装水。这个器具奇怪在哪里呢?就是因为这个器具“虚则欹, 中则正 ,满则覆”。

老子

也就是说,当这个容器是空的时候,它就是倾斜的状态,如果给它加水加到一半,它就是直立中正的状态,但如果一直加给它加满,它就会突然翻一个跟头,把水全部倒掉,所以这个奇怪的器具就叫“欹器”。

3. 鲁国国君将欹器摆在王座一旁,目的不是为了装水,也不是为了观赏,而是通过欹器“满招损,谦受益”的特点来警醒自己,因为人也是一样,获得的东西太满,就会骄傲自满,骄傲自满就会招人嫉妒,迟早有一天会被人倾覆,俗称——翻跟头。

很多年以后,孔子带学生参观这种欹器时,不无感慨地说:这世上哪有满了以后不会倾覆的东西呢?他的学生就问:那有没有办法不倾覆呢?

老子

4. 孔子回答说:如果你聪明过头,那就减损一点聪明,让自己笨一点;如果你功劳太大,那就推掉一些以免功高震主;如果你富甲天下,那就施舍一些出去,总之任何事情都要防止它出现“过满而溢出”的情况,这就是“持满之道,抑而损之”。

那么孔子的这番见解,其实是源自老子的智慧,因为早在孔子之前,老子就已经多次提到“损”的概念。

在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那么在《道德经》第九章,他还说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5. 道德经

也就是说:任何东西都不能装得太满,要懂得适可而止,而且这种“止”不仅是停止,还要“损止”,也就是当你已经满了时候,就要往外面丢掉一点。

“为道日损”,就是指学习和修道,都要不断减损自己,人一旦满了以后,就会狂妄,就会骄傲,就会对一切失去必要的敬畏,如此一来自然就会招小人走背字。

6. 但是当我们学会老子的“减损之道”来“自损”以后,就可以避免犯小人招致的“外损”,所以我们说,老子对付“犯小人”的这招是一个“损招”,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个“为道日损”的道理,这就是《道德经》一招帮你解决“犯小人”的“损招”。

老子

当然放到学习方面,也同样要有这种自损的精神,只有让自己时刻保持空一点的状态,你才会有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的空间,而不是认为我已经什么知识都已经掌握。

7. 骄傲自满,不但会招小人的嫉妒,还是阻碍自己学习和进步的障碍,所以呢,我们要保持让自己的心空一点,经常做一做减法,生活的运气自然也会更美好一点。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就从这句话,古人也都是小人,人人都是小人,谁还做君子,君子都受欺负,“好人有好报”就是一句骗人的话。

好文章,受益良多!谦受益,满招损!

8. 现在的人,你认吃亏,他能把你踩进土里,不信你试试

相信看完以上的内容,大家对于小人觉得自己是君子以及其他几个相关问题都有了比较全面且深刻的理解。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后台留言。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风水运势网,仅在为您分享好文章,本文地址:https://www.hllzk.cn/802/154226.html
容易招惹小人怎么办
« 上一篇 风水运势网
兔年适合佩戴什么饰品
下一篇 » 风水运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