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有什么风俗?

中元节是有什么风俗?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中元节的起源,和儒、释、道三教有关。在汉传佛教中,农历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这天,要举行僧众大会,诵经普度众生。而在道教中,七月十五是神霄玉女法事,简称“中元普渡”。

民间在这一天,最初有放河灯、祭祀祖先、吃扁食的风俗。

明道道长首先解释一下何为“河灯”。

“河灯”指的是中元节用以祭祀先人的专用灯具。此种灯具一般以荷花灯为主,有的还带有莲花底座。其制作方法是将灯纸糊于木板上,呈碗状或茄子状,底部不平,可倾倒油灯。在灯面上,还要贴上亡人照片或写上名字。

中元节的习俗,各地略有不同。比如,在福建闽南地区,家家户户要准备扁食(一种以面粉为原料制成的食品)祭祖。而在台湾地区,这一天一定要吃扁食,有敬祖的寓意。

为何中元节要放河灯呢?

这得从七月十五的“普度”习俗说起。在福建闽南地区,家家户户在七月十五这天要祭祖。祭祖之后要将纸钱焚烧,然后祭祀酒肉等上供。供品要精心准备,尤其是馒头、扁食等点心类食品。这些食品除了自己食用之外,大部分都要放到河里。

放河灯的习俗和古代闽越人的巫术有关。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祖先的灵魂会在特定的时间返回人间,因此要在七月十五“普度”这一天放河灯祭祀祖先亡魂。放河灯寓意着将溺水者的亡灵送入冥界,使其得到超度。这一习俗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元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放河灯时,先将河灯放在河边或桥边。当夜幕降临,人们将点亮的河灯放入水中,让河灯随着水流慢慢漂走。灯的数量通常与家中逝去的亲人数量相等。放河灯的地点也有讲究,一般选择在寺庙、桥梁等周边水域宽敞的地方。

在中元节期间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比如在台湾地区,家家户户会准备茄子和梨子作为供品。茄子和梨子分别代表了“吃斋”和“离恶”的意思。人们还会在家中点燃香烛和油灯,以驱散鬼魂和邪气。

在中元节期间,还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比如避免在水边、河边或荒郊野外独处,以防溺水或遇到邪气;避免夜晚裸露身体或不洁之事;不要触犯鬼神等等。

从八字命理来看中元节的意义在于祭祀祖先和弘扬孝道。在五行上,七月属于金水旺相的季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在这个季节里,金旺而木囚火死土休。因此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使得人们应该多做一些好事来积累阴德,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命运更加顺畅平稳。

总之中元节是一个缅怀先人、弘扬孝道的传统节日,它带给人们的不只是对故去亲人的怀念和思念之情更多的是让人们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过程中获得心灵上的净化与升华。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风水运势网,仅在为您分享好文章,本文地址:https://www.hllzk.cn/801/319993.html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